2020年10月19日20:00-21:30,英语系翻译系联合教工党支部在线召开了民主生活会议。本次活动围绕 “以党建促学科发展” 的主题展开,英语系翻译系联合教工党支部全体成员以及外语学院党委副书记江宇靖参加了此次会议。此次会议主要包括 “党员教师谈课程思政建设” 和 “党员教师为学院及学科发展建言献策” 两大议题。
一、党员教师谈课程思政建设
英语系副系主任张琳主持了党员教师谈课程思政建设这一环节的活动。张琳老师首先从自己的《英语综合听力》课程思政建设经历出发,指出当前课程思政建设已是大势所趋,但如何将外语专业课程学习和思政教育结合是一大挑战,需要党员教师们需要群策群力,共同探讨课程思政教育如何切实做到“润物细无声”。其后,张老师邀请部分曾参加过由华东师范大学教务处党支部、外语学院党委与上海外国语大学教务处所在机关第六支部联合主题党日活动的老师,分享了有关如何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有机融入教育教学的主题研讨学习心得。
原蓉洁老师表示,此次参加课程思政主题研讨收获很大,如何将思政教育和专业课教育相结合是一大难题。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翻译系主任肖维青老师作的题为“课程思政新探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进翻译课堂”的报告,印象尤其深刻。肖老师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中诸如 “构建人类共同体”的译法为例,强调翻译需要严谨、准确、专业,体现中国主张和立场。原老师表示,通过运用诸如此类的思政材料来训练翻译技能,让学生体察语言的微妙差异,同时让他们提高思想觉悟,确实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全建强书记亦认为,我们需要深思如何将思政内容巧妙接入英语专业课程中,比如在英语听力训练中,可以精心挑选有关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的素材,而非全部从传统的有关英美文化政治的听力材料中选材。另外,课程思政建设不应该是简单生硬地灌输,而应该通过培养其批判性思维、提高其专业素养,让学生自己甄别海量信息,去伪存真,形成自己独立的思想体系。
张牧人老师表示,课程思政建设中最主要的是如何运用学生能接受的方式进行思政教育。譬如,在自己的《美国文学》课堂上,将美国文学文本与当前国际时事相结合、让学生了解各种纷繁现象背后的思维和认知差异是个充满挑战的难题。
陈贝贝老师表示自己通过参加研讨会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发生了转变,意识到课程思政建设已经成为当下高校教学的目标之一。自己努力教授《综合英语》课程的过程中,就课文文本中传达的关于人生、理想、职业操守等理念跟学生进行交流。此外,陈老师自己从事英美诗歌研究,认为诗歌中对人生观、价值观、幸福观等的探索等可以用来进行一定的理想教育,鼓励学生不负韶华,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最后,陈老师还希望自己在将文学教育和思政教育结合的过程,能够选择高层次的文学作品,真正触动学生心灵。
程章晗老师也表示,通过此次学习更新了自己对思政教育的了解。程老师说道,自己一直思考如何让学生对思政教育材料产生兴趣。如今逐渐意识到从“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的角度出发,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生动的讨论中,而非被动地接受可能是一条较为可行的路径。但是,在具体的课程选材中,教师依然需要特别斟酌其适切性和教育意义,比如可以选择诸如抗疫、贸易等时事热点话题,通过阅读中、英文背景材料,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调研兴趣,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逐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 党员教师为学院及学科发展建言献策
针对《外语学院教工党支部调研提纲》,党员教师为外语学院提高整体科研实力、行政管理能力建言献策。
全建强老师表示,课程思政建设是当前党支部开展工作应该努力的方向。
陈茂庆老师提到软科最近关于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的排名情况,我系的排名比较靠后,在往后的发展中,还需要学校和学院的大力支持,努力培养青年教师,在科研道路上发挥出优势。
梁超群老师表示,在学院建设和学科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思考到底如何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具体而言,在课程建设方面,我们应该努力丰富课程类目,更新课程体制,不妨可以聘请校外不同行业的名师进入师大外院课堂,以此丰富学生的学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在思政教育方面,我们亦应该致力于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原蓉洁老师表示,作为青年教师,希望学院和系部有更多的形式和平台促进教师学术研究上的交流,并期待能拥有团队的支持。此外,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注重英语能力本身的培养,但视野较为局限,希望能利用暑期或者第二课堂拓宽学生的视野。我们或许可以探索校内不同院系的互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方向。
孟令子老师亦表示,年轻老师做科研的时候,来自同行和团队的支持很重要。据孟老师自己的观察,母校上海交通大学外语学院的年轻老师入职后可以参与团队研究,具有较好的平台和团队支持,如此调动了老师的积极性和融入感。希望我院也能有类似的平台和团队支持。
陈俊松老师表示,学术研究道路的确不易,而且越往后越加艰难。自己通过和国内同行对比,发现明显发展差距,希望日后自己能够奋起直追。另外,希望学院能够改善硬件、软件等方面,提高院系内部教师的凝聚力。 最后,希望学院可以进一步改善研究生的上课环境。
此次活动在党员教师们的热烈讨论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