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日下午,知名翻译专家黄友义教授应邀在外语学院333报告厅以“一带一路:外国语言与文化研究及翻译新的发展机遇”为题,给我校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报告。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专职副主席解超先生担任此次讲座的主持,外语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庄瑜、翻译系主任窦卫霖和其他100余名师生参加了该讲座。

    黄友义以十九大三位女翻译代表的事迹开篇,结合近三年来中国版权输入和输出翔实的数据,指出在“一带一路”中翻译工作者可以大有所为。其次,他重点阐述了翻译工作者,作为两种文化之间的桥梁,应如何把字里行间的精神用目标语展现出来。结合自己四十多年的翻译实践,黄友义用大量生动的实例讲述了文字背后的文化差异,让听众了解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外文译本背后的故事,激发大家对该如何设置世界议题等重大问题的思考。黄友义主张一个合格的翻译是由50%语言基本功、40%知识面和10%工作态度修炼而成。最后,黄友义表示在中外交流日益频繁和国家日益重视文化走出去的今天,翻译工作者职业前景,一片光明。讲座之后,解超和窦卫霖对讲座内容进行了精彩的点评。

    黄友义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译协常务副会长,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全国翻译资格(水平)考试英语专家委员会主任,全国翻译系列高级职称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主任,全国翻译研究生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外语中文译写规范和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部际联系会议首席专家,《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文版总定稿人,《中国翻译》杂志主编,《公共外交季刊》编委会副主任,《大中华文库》副总编辑。

    此次讲座是我校知名专家系列讲座之一。通过黄友义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温度的讲授,我们愈发清晰认识到国际视野、沟通能力和跨学科研究能力在新形势下外语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一带一路建设给外语学习和研究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和发展机遇,让外语人才具有更多的发挥自己潜能、服务国家、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

     (撰稿:杜海紫;摄影:冯烨)


您的位置:
校友返校接待常规方案
发布时间:2018-04-25 浏览次数: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