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下午,日语西班牙语教工党支部的全体教师齐聚一堂,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读书会主题党日。细论总书记典故运用之妙,探讨如何让传统文化别开生面,让中国故事历久弥新,让理论思想入脑入心。

金晶老师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为我们如何促进文化交流与互鉴树立了典范。金老师举了总书记解读成语“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的例子。这个成语一般是强调学习过程中交流切磋、相互取益。总书记在这个基础上发前人所未发,赋予这个成语新的时代内涵。对个人而言如此,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文化,同样是这样。总书记多次引用这句古语,说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性。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认为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认识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如果人类文明变得只有一个色调、一个模式了,那这个世界就太单调了,也太无趣了!我们应该秉持平等和尊重,摒弃傲慢和偏见,加深对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异性的认知,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


王建英、陈凌虹、杨敬、宁斯文、郑菁菁、徐泉这六位老师不约而同地表示:总书记用典给我们的科研工作也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王老师认为:有作为者,都注重读书与运用的结合,不是死读书。总书记一直强调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对我们的科研工作是宝贵的经验之谈。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陈老师表示,此处总书记用典启示我们读书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不移的恒心、还要提高读书效率和质量。“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杨老师表示:要做好学问,必须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宁斯文老师感言道:总书记的此处用典告诉我们在学术研究中,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阅读给人的力量和养分让人对生活有另一种认识,能让人沉稳,养出浩然之气,开启智慧。

郑菁菁老师认为:“学如弓弩,才如箭簇,识以领之,方能中鹄”这句用典警示并激励我应把学习研究作为首要任务,让勤奋成为青春搏击的力量。徐泉老师表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这句用典告诉我们,读书应循序渐进,而阅读也应注重选材和方法。每天应利用好碎片化时间,同时最好摒弃一些网络化时代带来的坏习惯。从点滴做起,慢慢积累,才能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陈文佳老师则认为总书记用典是古为今用的典范,所讲的道理,在当代依然能够解决现实问题。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陈老师认为:此处的东西南北风指一年四季的风,任凭狂风肆虐不倒。面对中美之间的摩擦明显化趋势,这首诗也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在中美贸易战中应对的态度。我们不希望打贸易战,但绝不惧怕贸易战,有信心、有能力应对任何挑战。


最后,金老师作总结发言。她认为,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始终强调文化自信的重要性,而且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典范,其用典带给我们以深刻的思想启迪、精神激荡与文化自信。日西支部近三年连续组织了一系列中华传统文化主题党日活动。本次党日活动为2017年“红色朗读者”主题党日、2018年“不忘初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典诗词欣赏及吟诵主题党日”的延续。希望通过该系列党日活动,支部成员能深刻体会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沉情怀,真正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每位党员的精神世界中,把德育教育贯穿到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各个环节,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撰稿:金晶


您的位置:
校友返校接待常规方案
发布时间:2018-04-25 浏览次数: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