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筑梦启航。2025年10月11日,“语”通未来——首届全球胜任力训练营开营仪式在闵行校区外语学院333报告厅顺利举办。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区域与国别研究所所长陈弘教授,党委学生(研究生)工作部主管成一川,外语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武娟,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辅导员、全球胜任力协会指导教师桂骏,外语学院专职辅导员、全球胜任力训练营指导教师陆云鹏与近百名营员共同开启全球胜任力提升之旅。本次活动由外语学院2024级研究生沈陈捷主持。

开启新征程:锚定方向,解码全球胜任力

本次训练营以培养学生全球胜任力为核心,通过专题讲座、跨文化交流工作坊、实战演练、参访体验、以及论坛汇报等形式,重点聚焦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全球事务认知能力、多语应用能力与专业复合能力的提升,旨在培养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具备全球视野与实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成一川从全球议题应对、国际规则参与的视角,解读了全球胜任力的核心标准 ——“专业复合、技能多元、多语熟练”。他强调,这三大能力是当代学子参与国际事务的“基础盘”,提出了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未来成为“善于沟通、能于竞争、敢于创新”的复合型人才,并代表学校选调生办公室鼓励营员们珍惜学习机会,做到“学有所获、用有所成”。

武娟结合当前时代背景,阐释了本次训练营的开办初衷,还介绍了外语学院在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一系列创新举措。她希望营员们能珍惜本次学习机会,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投入每一项活动,敢于挑战自我,将训练营所学与专业结合,夯实基础、拓宽视野,未来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国青年的智慧与风采。

桂骏详细介绍了学校全球胜任力培养的“OPEN”模式,通过“笃学-善思-力行-致远”四个阶段的介绍,帮助同学们了解学校“从意识唤醒到实践落地”的全链条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体系架构和近年来培养成效。

陆云鹏聚焦训练营具体安排,鼓励营员们在提升核心素养的同时,主动发掘个人兴趣点,以“实践热情”驱动能力成长,让全球胜任力真正融入个人发展。

外语学院英语专业2023级学生马毅敏作为学员代表发言,他分享了自己对训练营的期待,“全球胜任力是跨学科融合的‘桥梁’,希望通过这次学习,打破单一专业视角,学会用多维度眼光看待国际事务,为未来参与国际交流做好准备。”真挚的心声,也道出了全体营员的共同目标。

重磅第一讲:破解跨文化沟通密码,讲好中国故事

外语学院陈弘教授带来本次训练营第一讲《纵横寰宇,沟通无界:国际交往中的跨文化素养与沟通能力》。他强调,在国际交流中面对文化挑战,需讲好当下与未来的中国故事,以中国精神跨越文化鸿沟,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陈教授指出,语言和文化习惯差异会对沟通效果产生显著影响,并向营员们分享实用沟通经验,用精准语言替代模糊表达,遵循各地区独特外交习惯以体现尊重与包容,重视倾听与总结,明确目标导向,从而在沟通中建立信任、促进合作。他表示,逻辑清晰、真诚尊重的表达是有效国际沟通的基础,鼓励同学们培养大国公民能力,成长为新一代国之栋梁。

后续训练营将通过各具特色的活动与挑战,为同学们搭建学习与实践平台,助力大家开启全新学习旅程,以更从容、自信的面貌拥抱世界,提升全球胜任力。

来源:选调生工作办公室、外语学院


您的位置:
校友返校接待常规方案
发布时间:2018-04-25 浏览次数: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