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携手“海鸥计划”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共同举办外语学院双创活动月暨海鸥特别讲堂(华东师大站)——2025年青年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宣讲会。2025年青年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由闵行区古美路街道联合英美华人企业协会及“海鸥计划”共同发起,聚焦国际化视野与实战能力双提升。本次宣讲活动聚焦青年创新创业与国际视野培育,面向2024级双语双科拔尖班学生系统解读赛事路径与资源支持,搭建“项目孵化—导师辅导—路演对接”的一站式培养平台。活动由外语学院学术与科创部副部长杨轹文主持。
聚焦双创,助力青年“敢闯会创”
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2024级双语双科拔尖班班主任王静表示,近年来,外语学院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本科—硕士—博士全学段,形成了“一个核心、两个推进、三项能力”的特色双创体系,在各大双创赛事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外语学院将继续重视学生综合素质与跨界能力的培养,感谢“海鸥计划”持续为学生提供实战的平台与成长的资源。
全国三八红旗手、上海市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海鸥计划策划人蔡婷回顾了该赛事项目与“海鸥计划”的结缘历程。她介绍,“海鸥计划”自2020年启动以来,已在全市56所高校建立“海鸥湾”工作站,逐步构建起“职业指导、创业支持、能力培训”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本次赛事作为“创业护航”模块的重要内容,旨在帮助更多青年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实现从创意到创业的跨越。
古美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夏卫标表示,本次大赛旨在推动海内外青年在项目、资本、技术等要素上的深度融合,促进两岸三地创业交流与文化互鉴。他表示,赛事将通过系统训练、专家辅导与资源对接,助力青年学子将创新想法转化为落地项目,为区域双创生态注入新活力。
视野开拓,赛事资源“全线解读”
“海鸥讲堂”环节,英美华人企业协会会长陈基东博士围绕“国际人才发展”展开主题分享,从全球化视野解析青年创业趋势与能力建设路径。他强调,大赛不仅注重项目的创新性与操作性,更关注其社会价值与市场潜力。陈博士鼓励学生积极组队参与,借助赛事平台全面提升项目构建能力与团队协作水平,实现从创意到落地的跨越。
交流碰撞,平台赋能“未来可期”
交流互动环节,学生们围绕项目选题、团队组建、资源获取等问题踊跃提问,嘉宾一一给予细致回应。外语学院俄语系学生丁顾晔结合自身乡村振兴项目经历,表达了参赛的强烈意愿,陈基东博士建议同学们善用市场思维与国际化表达,将文化底蕴转化为具有全球吸引力的产品。翻译系学生高俐天天分享了其团队以三星堆文化为核心的“文化碰撞”项目,陈博士肯定其价值,并鼓励善用多元媒体推动文化传播与市场化。高俐天天表示,曾经觉得创新创业遥不可及,如今也认识到外语专业在跨文化创业中同样具备独特优势,“海鸥计划”提供的导师资源和孵化支持,正是我们初创团队最需要的。
本次活动作为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双创活动月的特别环节,充分体现了学院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高度重视,通过引入“海鸥计划”的优质资源,为学生搭建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双创平台,进一步丰富了校园创新创业文化内涵。本次活动不仅为华东师大外语学院双创活动月注入“国际化+实战型”资源,更与学院长期构建的双创培养体系深度契合。立足学校“三大卓越工程”的战略引领,外语学院将继续通过“项目-赛事-人才”的链接通道,推动学生在语言能力、跨文化沟通与技术应用的交汇处实现从创意到落地的跃迁,持续放大赛事对学生综合素养与就业创业能力的牵引作用。
未来,外语学院将继续与“海鸥计划”等合作方紧密协同,完善训练营、导师辅导与资本路演等环节的校内承接方案,助力更多外语学子在全球化赛道上以创新回应时代、以实践成就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