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下午,外语学院举办“课程思政与卓越育人系列活动”外语专场研讨会本次研讨会邀请课程思政教学名师、上海外国语大学许宏教授作《外语专业课程思政的思考与实践》专题讲座。研讨会由外语学院院长袁筱一教授主持,外语学院副院长侯敏跃教授、朱晓映教授及各专业任课教师出席并参加研讨。

许宏教授首先梳理了从2014年至今,教育部以及上海市关于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论述,在理论上明确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方向及遵循原则。结合外语专业课程的特殊性,她指出,专业课教师既要培养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外语人才,同时也要善于挖掘蕴含在专业课中的隐性思政教育元素,以建设一流的专业课程为目标,实现价值引领、知识教育、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

作为入选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的主讲教师,许宏教授有着丰富的一线教学设计和实践经验。从课程设置的构想和原则,到每门课程的思政元素融入方式;从教学过程的分解,到课程思政目标的设定,许宏教授结合具体的教学设计案例,充分而细致地展示了上外俄语学院及其所教授的课程在结合专业特色建设课程思政方面的探索与经验。她鼓励师生要在实践中探索课程思政的新思路,分享了上外俄语学院中国文化工作坊的建设经验——通过师生共同编写俄文版中国文化简明读本、建设上外俄语版门户网站、成立“一带一路”青年观察团,以及《习近平用典》的俄语翻译和编写等实践活动,工作坊实现了专业教学与思政育人的统一。许宏教授强调,推进课程思政的建设,需要专业课教师善于挖掘思政元素,以“润物无声”、又“掷地有声”的方式融入到专业知识的传授中,同时也要利用外语语料优势,丰富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与方法。

随后,外语学院的两位青年教师分享了自己在课程思政上的教学实践经验。

大学英语教学部赵朝永教授介绍了他所主讲的《古典小说英文译介》中课程思政的设计思路。他聚焦“诗词译介”,阐述了该课程对学生在价值塑造上的重要作用,展示了课程的主要内容、教学方法、目标达成的评价方式、课程资源、学习要求及考核方式。赵老师抓住古今中外诗歌均具有的“以诗言志”的特点,通过课前的经典诗歌赏析,鼓励学生比照现实中的自己,实现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通过课堂教学中汉语诗歌及其英译本的对比分析,从语言和文化两个维度思考诗歌的古今差异和中英差异,提升学生对民族语言的自豪感,培养学生家国情怀;通过探讨诗歌英译与传播的问题和出路,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使命感和责任心。赵老师重点推介了今年五月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指南》,这部由朱晓映教授组织、严文庆教授主编、集我校大学英语教学部全体教师之力共同撰写的指南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领先性和示范性的意义。

法语系沈珂老师分享了她所主讲的《法语精读》课程中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设计。在简要介绍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后,沈老师着重展示了在基础阶段的语言教学中,如何利用主题模块,形成线上线下结合、课内课外联动的教学机制。针对不同性质、不同语言难度、学生对主题熟悉度的差异,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与策略。沈老师以精读课中的具体一节“讲述记忆”为例,详细分解了教学过程,剖析了课程思政的要点。在语言层面,通过对时态、时间词等基础语言知识的总结、构建时间轴方法的介绍,提高学生描述过去的语言能力,并运用在对中国历史的描述上;在文学层面,通过对中法著名作家回忆录的阅读,从民族心理、社会语境、文学传统等多方面探究中法作家书写自传的差异;在思想品德塑造层面,引导学生关注作家、知识分子在自传写作中体现的个人品格以及社会担当。

许宏教授对两位老师在课程思政上的思考与探索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认为,我院在课程思政的建设与推进上已有了一定的经验和较为成熟的思路。同时,她也对教学的具体实践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在研讨环节,与会的各专业任课教师围绕所承担的课程,从课程思政的设计思路、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运用、教学评价方法、教材的引用等方面进行广泛而深刻的讨论,在集思广益中共同推动我院外语课程思政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文:沈珂 冯烨

图:冯烨

审核:侯敏跃


您的位置:
校友返校接待常规方案
发布时间:2018-04-25 浏览次数: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