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下午,外语学院党委“百年征程·初心不忘”系列党史学习观摩活动第三讲顺利开展。本次活动由大学英语教学部教工党支部承办,特邀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党性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复旦大学研究基地研究员袁峰老师作题为“传承与弘扬上海创党精神: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的确立”的专题报告。报告会由大学英语教学部教工党支部副书记王珏主持,外语学院和大夏书院70余名教师党员参加学习。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中国革命的圣地。袁峰老师从中共一大会址讲起,如数家珍地向大家介绍了中共二大会址、中共四大纪念馆、《新青年》编辑部旧址、中共中央政治局机关旧址、毛泽东旧居、周公馆、陈云故居等中共中央领导机关在上海坚持斗争12年给上海这座城市留下的大量红色遗址遗迹,充分展现了上海在创党及党的发展壮大过程中不可磨灭的作用。

中共一大、二大会址


  袁峰老师通过大量的图片和鲜活生动的人物事迹,阐述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的上海创党精神;围绕中共一大主要代表的生平事迹,讲述了信仰的力量、务实的态度、革命的意志、严明的纪律等党性的基本内容;引导广大党员从革命先辈创党的光辉历程和百折不挠的革命理想中汲取前行的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袁峰老师的报告带领与会党员重温了上海的红色历史与红色基因,深刻理解了中国共产党人创党的艰苦卓绝和大浪淘沙后的宝贵精神财富,引发了与会党员们的思考和感悟。大学英语教学部教工党支部、日语西班牙语联合教工党支部、行政党支部等多个教师党支部围绕讲座内容开展了讨论与交流。

  大学英语教学部教工党支部党员陈家刚表示,通过这次讲座,更深刻地认识到从我党创立之初的十几位党员发展到现在近亿名党员,党的历史是无数革命志士用青春和鲜血书就的,这段不平凡的党史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国家和民族做出更多力所能及的贡献。

  大学英语教学部教工党支部党员王佳艺说,“敢为人先”者具备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具备开创性、独创性、首创性的奋斗精神。结合当下,我们更需要这种“敢为人先”的精神品质,不管是在科学技术领域还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甚至在我们日常的点滴工作中,都需要我们敢于突破,勇于创新,不断解决错综复杂的难题,推动改革事业打开新局面,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早日屹立于世界的强国之林。

  日语西班牙语联合教工党支部党员金晶说,上海之所以成为孕育建党精神的沃土,是因为这座现代化城市成为先进知识分子寻求中国革命另辟蹊径的理想之地。这些先进知识分子聚集到上海进行多次商议,为建党作了充分的理论和组织准备。于是,先进政党就历史性地在上海孕育诞生。

  日语西班牙语联合教工党支部党员郑菁菁表示,我党敢为人先的精神,其本质是一种大胆创新的精神,我们需要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们在日常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也有很多需要摸着石头过河的时候,在这种时候我们正需要贯彻首创精神,并把这种精神传递给学生,少一点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不断更新自己,主动适应时代,积极推动发展,开创具有自身特色的新道路。

  行政党支部党员、学院党委副书记江宇靖在总结发言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和营养剂。面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我们要不断重温党和人民共同走过的光辉历程,从革命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史为鉴,照亮我们前行的路。作为高校教师,我们每位共产党员都应该多读历史、多读党史,使政治头脑更加清醒坚定,思想行动更加坚决有力。她鼓励教工党员要在实际工作中继续探索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和国家培养出更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撰稿:刘艳辉





您的位置:
校友返校接待常规方案
发布时间:2018-04-25 浏览次数: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