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鸟触碰了彩虹
绚烂的色彩打翻在这片土地
我们循着缤纷而来
把外语的韵律嵌入小岛的瑰丽
江水轻轻拍打着堤岸
嘘!你听
美好的一切需要向世界传递
2018年7月11日至7月14日,外语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庄瑜、外语学院团委书记叶青和“打造生态岛的国际名片——崇明岛公共场所文字精准翻译”社会实践队伍中的5名同学一同前往崇明岛开展了调研实践活动。
我们怀揣的梦想
自2016年2月列入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录以来,崇明岛全力打造世界级生态旅游岛。世界级生态旅游岛的建设首先需要一张国际名片:若要使外国游客在崇明岛有更好的体验,岛内各景点中文标识的英文翻译必不可少。但在小组成员发现,崇明在公共场所的中文配套英语翻译上不够准确,或者有所缺失,因此我们生发了这样一个梦想:尽自己所能为崇明岛景点提供精准的英文翻译,帮助这个属于国际化大都市上海的岛屿打造亮丽的国际名片。
我们走过的路
前往崇明调研的4天期间,我们选择了生态和人文两个主题,走访了东滩湿地公园、崇明学宫、崇明图书馆、崇明科技馆、明珠湖公园、西沙湿地、世界河口沙洲水文化展示馆、东平国家森林公园这八个较受国内外游客欢迎的景点。
东滩湿地公园毗邻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
明珠湖公园为岛上最大的天然内陆湖
西沙湿地是上海目前唯一具有自然潮汐现象和成片滩涂林地的自然湿地
东平国家森林公园植物资源丰富
崇明学宫、崇明图书馆、崇明科技馆、世界河口沙洲水文化展示馆是崇明文化的窗口
我们发现的问题
四天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在领略了崇明的美丽的同时,发现了崇明区旅游景点公共标识存在着翻译语法错误、汉语拼音及英文单词混用、翻译版本不统一、中式英语、冗余(不简洁)、书写不规范等问题。例如东平国家森林公园的 “文明如厕”被译为“The civilization of the toilet.”,天鹅苑的强电间被译为“between strong electricity room”。
另外则是同一个景点或地区同一个公示语的翻译有多个版本,给人造成公示语不规范的感觉。“出口”有Exit和Way out两种不同翻译;“入口”有Enter, Entrance和Way in三种不同版本;“游客止步”有No entry, No enter和Staff only三种形式;例如外观相似的观鸟台,其中的“台”字,在东滩被译为pavilion,在明珠湖则被译为terrace;有时则英汉意思完全无法对应或英语单词和拼音混用,例如崇明区图书馆的墙面上的指示牌为中文加英文的形式,而咨询台上的指示牌则是中文加拼音的形式;甚至还出现了拼写错误,这样一来,既不美观,且读起来也费劲,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误会。例如东滩湿地公园旅客中心玻璃门上的广告语“Where nature touch your heart”应为“Where nature touches your heart”。
我们要做的事
据发现的问题,我们计划运用云译客等CAT辅助软件,参考国家标准委网站发布的《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第一部分:通则》,《上海市公共场所英文译写规范》等标准,小组协同翻译,完成第一遍纠译;然后对所收集的照片信息按照错误类型进行二次分类纠正,如“缺少双语”,“拼写错误”,信息不等,“画蛇添足”,“张冠李戴”,“排版混乱”等问题;并从跨文化和受众的接受心理角度,和外语学院的老师们探讨语气更为委婉亲和的标语译法,增加双语公共标识的趣味性;通过一些创造性翻译,在双语公示牌设置方面体现出崇明的“生态绿色”,“人文关怀”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