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王智量(1928年—2023年),出生于陕西汉中,笔名智量。我国著名的外文专家、翻译家、小说家、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共党员、民盟成员。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俄语专业,留校任教,1954年转入文学研究所(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前身)。1978年调入华东师范大学,1993年退休。2005年,获得中国翻译协会颁发的“资深翻译家”称号,2019年11月荣获中国翻译界的最高奖项“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代表作品:王智量著有专著《论普希金、屠格涅夫、托尔斯泰》、长篇小说《饥饿的山村》,主编《俄国文学与中国》《外国文学史纲》,译著有《叶甫盖尼·奥涅金》《上尉的女儿》、《安娜·卡列宁娜》等30余部。2013年出版《智量文集》14种。

翻译故事:1957年,王智量被发配到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改造,学术研究戛然而止。在西柏坡村,《叶甫盖尼·奥涅金》依然是他生活里的一束光。他把这本书的原文带上,反复读,有机会在脑子里想到的就把它翻译出来,“把菜种撒在地里,这一行撒过种子的上面铺一层土,然后拿脚把土踩实在。我一面在那儿踩,心里一面就想诗的韵律。这样一天下来,我劳动也不累,这一节诗就翻译得很好。”那时还很难买到纸,他就把报纸边上那一条白的没有字的部分都撕下来,也常去捡别人丢掉的香烟盒,晚上在那些“废纸”上写下白天想到的文字。几年后到上海,他哥哥一看行李就发现了一个口袋,那个口袋里全是报纸边,还有上海人叫“乌草纸”的东西。历经坎坷而不忘初心,王智量先生翻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堪称经典。

您的位置:
校友返校接待常规方案
发布时间:2018-04-25 浏览次数:3204